在揚州,斫琴的人不少。從樹木到古琴,要經過幾次輪回的特換。入耳入心的樂曲,在中國的大地上已流傳了數十年。無論是伯牙子期在高山中的怦然相遇,還是嵇康在刑場上的慷慨激昂,古琴,都代表着一種中國人的精神内核:優雅而堅韌、圓潤而通透。
這些年,有一批來自揚州的古琴,頻繁亮相在世界舞台上,法國盧浮宮内的《廣陵散》,英國埃克塞特大學裡的《流水》……這些古琴,出自“8O後"斫琴師王玉鵬之手。王玉鵬有一個夢想:揚州琴,遍天下。
“凡人”小傳
王玉鵬
80後,唐入禦工坊、康人琴集團創始人,中國樂器協會古琴研究會常務理事,非物質文化遺産項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,斫琴家。
“凡人”自述
用五音文明與世界對話,讓全世界都能聽懂中國的琴樂。
大學未畢業投身互聯網
接觸古琴立下遠大目标
王玉鵬是“80後”,南通人,大學在常州工學院讀書。從小,王玉鵬就是心思活絡的孩子,上大學那會,互聯網剛剛興起。他就決定投身到這股互聯網的浪潮之中。和學業産生沖突怎麼辦?他幹脆退了學。
來到揚州,也是機緣巧合,因為他所從事的互聯網聯合數據行業,隻有在揚州才能拿到代理。就這樣,20歲的王王鵬,隻身成為了揚州互聯網的弄潮兒,他為各行各業進行代理,在網上進行銷售,還接到了百度、3721、新浪等網站的代理,也迅速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“那時候有個手機廣告,一款諾基亞手機,設計成錢包一樣,可以拿錢出來。當時很不能現解,手機裡怎麼能拿出錢來呢?"王玉鵬笑道,現在每個人都能理解了,手機裡的确能夠存錢,還能夠花錢。
在王玉鵬代理銷售的産品中,有一部分就是古琴。那時候揚州古琴産業還比較微小,每年的産量也就300多張,其中交給王玉鵬銷售的,隻有幾十張。王玉鵬還記得,他當時合作的物流 公司。名叫華宇,因為這家物流公司可以提供傳到付款的服務。
慢慢地,王玉鵬發現。這些古琴賣 給一般的古琴愛好者。倒是沒什麼問題,一些比較專業的演奏者,就會對音色方面,提出一些建議來。但是現有的那些古琴作坊,還是依照固有的制作流程,很難滿足具體客戶的要求。這就讓王玉鵬的生了一個想法,何不自己生産古琴呢?
王玉鵬的父親,就是一位手藝精湛的木工,加上平時也經常在那些古琴 作坊裡轉悠,所以斫琴的起始段,對王玉鵬而言并不難入門。既然要做,就要做好。王玉鵬那時就開始印刷自己的名片,除了姓名、電話,還有非常醒目的六個大字:“揚州琴,遍天下。"從 剛起步開始,王王鵬的目标,就是星辰大海。
不斷實驗耗資上千萬
140多道工序都交過學費
古琴制作,首在木材。王玉鵬開始在全國各地收集木材,特别是上了年代的老木材;那時候的老木材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。也讓王玉鵬積累了一定的資源。
他曾經在四川的深山之中,遇到一根珍貴的金絲楠木,耗資百萬元,最終買下,這根金絲楠木在河床下沉睡了千年,稍一打磨,就能看到明亮的光澤,從木頭的内部發出一種幽幽的熒光,讓人心生贊歎。
在古琴界,并不認為金絲楠木是斫琴的好材料,因為金絲楠木的木質比較軟。為了克服這個難題,王玉鵬又邀請了南京林業大學的專業團隊。組建了木材烘幹技術的小組,他相信科技勝于經驗。木材烘幹是一項把控極難的技術,過度了就會木材碳化,“欠火候”則發不出理想的音色。最終經過大量試驗,讓金絲楠木木質纖維依然能夠富有彈性,同時他在傳統基礎上采用特殊技藝對古琴内腔結構進行改造,加寬了腔體。增加了共鳴,使聲音變得清亮通透。最終,這張揚州首張金絲楠木古琴,得到了演奏家們的一緻好評。
解決了木材的問題,王玉鵬這才發現,古琴的140多道工序。每一道都很有講究,每一道都讓他交過學費。比如買回來的生漆,需要經過特定的處理,才能使用,這樣才會讓古琴表面富有光澤;比如鹿角露,就是将鹿角研磨成粉末狀,但是選擇什麼品種的鹿呢?鹿角中的油脂又該如何處理呢?
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,陳雷激演奏了一首古琴曲《太古遺音》後,古琴迅速在全國,乃至在全世界風行起來。全國學琴的人激增,一下子讓王玉鵬的古琴,變得供不應求。
但是,王玉鵬始終很清醒。有一位古琴名家曾來到他的廠裡試了試琴,不客氣地說:"你這裡這麼多張琴,一張可以彈的都沒有。”
聽到這樣的評價,王玉鵬并沒有生氣,反而激發了他精進斫 琴的動力。他自己也明白,當時他 距離斫出一張好琴,還有一定的 距離。他先後拜林邊見、楊聲丁承運等古琴名家為師博采衆長。 “這三位大師,都是身懷絕技,我就将這些絕技學過來,用在我的斫琴之上。
不僅如此,王玉鵬還在全國舉辦百餘場的古琴音樂會,邀請 各地的古琴名家演奏自己的琴, 并聽取他們的意見,這些音樂會舉辦下來,耗資超千萬。好在之前做互聯網為他積澱了足夠的财富,可以用在古琴的精益求精上。
逐漸地,王玉鵬也總結出來,如果一張古琴,能夠在均衡度、松透度、渾厚度上都比較出色的話,基本就能滿足琴家的要求了。
對唐琴情有獨鐘
打造傳世好琴
王玉鵬先後打造了“唐人禦工坊”和“唐人琴集團”從名字就不難看出,他對于唐琴的情有獨鐘。在他看來,唐琴也是中國古琴藝術的一個高峰,之前讓他名聲大噪,受邀在法國盧浮宮演奏的“百衲琴”,以及剛剛完成的“九霄環佩琴”,都是唐代的樣式,代表着那個雍容華貴的年代,賦予古琴的獨特美感。
王玉鵬用“唐人”作為自己的品牌,就是采用再代的斫琴技藝,不僅以仿唐的器型為主,更利用了唐代古琴的力學原理。還用上了唐代灰胎配比配方。他在用這樣的方式,以一縷琴音緻敬那個遙遠而繁盛的朝代。
在公司門口,醒目挂着一副對聯:“斫琴雖繁必不敢省人工選材雖貴必不敢減物力”。王玉鵬斫琴的目标,就是出品的古琴,至少能用五代人。一張古琴,可以在一個家族之中,獲得綿綿不絕的傳承力。
所以,王玉鵬出品的古琴,木材都是千裡挑一,明清老杉木的房梁,直徑至少在22厘米以上,這才是斫琴佳料:買回來的大漆,選用七分純度,天然采摘的,回來還要精煉到一定的純度:每一張琴都要經曆至少兩年的周期,有的甚至達到四五年,140多道工序, 超過10000次的由粗到細的純手 工打磨。把如玉石一樣堅硬粗糙的灰胎,打磨成如同嬰兒皮膚般的手撼,還有超過100遍以上的反 複試音調試:每一張琴斫好之後,還要進行拉弦3個月的張力測試, 保證每張琴的表現都很出色,
海不拒細流,故能成其大。這些點滴彙聚在一起,就成為了王玉鵬為每一位客戶打造傳世好 琴”的信心。
打造“元宇宙”古琴世界
不斷注入全新古琴理念
前面說過,王玉鵬從開始斫琴時,就定下了一個目标“揚州琴,遍天下”。此後,他的古琴,已經在世界各地奏響,而在現代,他所理解的"天下"又有了全新的诠釋,那就是打造"元宇宙"古琴世界。現代科技的發達,根本無需古琴真正抵達世界各地,通過一部手機,足以連接世界。從開始接觸互聯網,到現代科技的遠用,王王鵝都以年輕人的獨特敏銳越,走在前列。他分析,現在的信息時代,已經從文字“微信"到視頻"抖音”,即将進人"元宇宙”時代,簡單直白地講“元字宙”就是遊戲。王玉鵬開發的APP,目前可供琴友們進行學習交流,提供線上課程,而王玉鵬一心打造的“元宇宙”,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,可以和全世界各地的琴友相互交流琴藝。
這一切,都值得我們為之拭目以待。
對話
忍得,舍得
記者:您從事古琴行業,差不多20年的時間,您最大的心得是什麼?
王玉鵬:忍得舍得,忍就是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,如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,但是從起步到成功,那是一段特别漫長的過程,需要每個人在各種的崗位上,都要踏踏實實,走好眼前的每一步。至于舍得,就是要舍得交學費,我在斫琴的140多道工序,每一道都交了足夠多的學費,才能斫出比較滿意的琴,斫制古琴也是精選最好的材料,否則砸的是自己的招牌。
記者:古琴的生産模式。現在大約是!兩種,一種還是原來的作坊式,兩三個人就行。還有一種是流水線式,就是您這樣的,您覺得兩者有什麼利弊?
王玉鵬:對于一位買琴人來說,可能希望買到一張琴,是由一位斫琴師從頭到尾完成的。但是想一下,-一張琴140多道工序,斫琴師要做到每道工序都能非常娴熟,也是不容易的事情,所以,流水線式的隻要做好品控,出品的琴質量還是非常可靠的。而且,我這邊的琴,質量不過關,是肯定不會拿出去售賣的。
記者:您見證了揚州古琴,甚至是中國古琴從微弱到繁盛的過程,您覺得古琴在中國會不會一直火下去?
王玉鵬:我聽說在2003年,中國當時能彈琴曲的隻有50多人。而到了現在,全國琴友有600多萬,當然我們首先要感謝陳雷激在北京貴運會上的演奏,但是我更認為這是一種中國人内心的文化覺醒。孔子把古琴作為輔助“禮教”的重器,古代傳統文人和古琴朝夕相伴,士無故不撒琴瑟”。古代,古琴是極為奢侈的,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擁有的,現在大家都能接觸古琴,演奏古琴,對于古琴的普及有着極為寬廣的推動作用,現在也正是古琴的最好時代。